2015年5月投资

币圈百科 阅读 2 2023-06-14 19:08:42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第一章 剧装戏具概述

戏曲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没有电影、电视、电脑、手机及网络的时代,戏曲几乎就是广大民众唯一也是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由于戏曲所反映的内容脍炙人口,题材广泛,最接地气,因此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戏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生活归宿。其中,尤以后来居上的京剧最有代表性,以至于后来被誉为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并众望所归地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以下简称剧装技艺)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剧装技艺,没有了多姿多彩的剧装戏具的烘托,京剧的艺术表现力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剧装与京剧密不可分。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百花园中,京剧是一朵绚丽的奇葩。京剧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地方戏种,它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弋腔、秦腔和一些地方小调的精华,又结合了北京语言的特点加以融汇、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剧种。京剧在京调的基础上,把徽戏的“二黄腔”和汉戏的“西皮腔”融会贯通,皮黄合奏,并有效吸取了昆曲的“静穆”、徽戏的“激昂”、乱弹的“繁茂”,更把各地方戏曲精彩的“唱”“做”和其他表演方法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至清代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的新的剧种——京剧横空出世了。

《西厢记》

尽管京剧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前身徽剧、汉戏等地方戏已经有近千年的可考证历史,可见其历史渊源之深、文化底蕴之厚。徽剧也被称为皮黄戏,清代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黄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据《燕京岁时记》载:“咸丰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丰以后,专重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内的皮黄戏。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首次进京,之后与汉调相互兼收并蓄,遂发展为京剧。京剧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我国民间文化中生命力最强、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统艺术,而北京是金、元、明、清几代王朝的建都之地,优秀民间戏曲逐步演变为宫廷戏曲,并与其他民间戏曲在此尽显辉煌、交相辉映,可以说京剧脱胎于民间而壮大于宫廷有其必然性。京剧是集各种姊妹艺术之大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京剧的诞生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戏曲艺术的宝库,为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同时京剧的发展壮大也对与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剧装技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京剧,就没有北京的剧装技艺。同时,没有剧装技艺的共同创造和烘托,京剧只能是裸唱,也就不会有京剧今天如此耀眼的成就。总之,剧装技艺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对于国粹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编历史剧《赤壁》

剧装戏具是对戏曲演出中所有用具的统称,涵盖了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手里拿的、台上用的。包括戏衣、盔头、道具、刀枪把子、靴鞋、髯口(胡须)、马鞭、头套(假头发)、头面(旦角头部和脸部的饰物)及有刺绣图案的舞台底布等多类品种,还包括从该技艺衍生出来的舞狮、舞龙、民间花会等演出用具,它是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

北京剧装戏具历史上曾经专门为传统京剧服务,随着发展逐步扩大了服务范围,现也包括部分评剧和梆子等剧种中所用剧装戏具。剧装技艺本身就是一项项精湛的分项技艺,每件戏衣、每顶盔头、每双靴鞋或每件道具,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传统艺术的结晶。剧装技艺,具有不同于普通民用衣饰制作的独特之处,令人肃然起敬。

宫装

第一节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

据《乐府杂录》记述,早在隋唐时期,表演乐府剧目《兰陵王入阵曲》时,兰陵王便戴有假面具出场。当时表演者“衣紫、腰金、执鞭”,可见当时的表演中已有了装饰性服装和道具。这也是关于剧装戏具最早的文字记载。

金、元时期对戏具已有文字性的表述,元杂剧《张生煮海》剧本注明“仙姑取砌末科”,其中的“砌末”,指的就是该剧所用的道具。

剧装戏具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京剧在北京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追溯其发展历史,太早的已难以考证,尽管在千年前就有各种民间戏曲,在表演时就有相应的服装和道具,但遗憾的是艺人们基本没有留下可以为后人考证的文字记载,目前能够确认的形成时期是在清代中期,即徽班进京后京剧作为一个大的剧种正式产生,各戏班集中在前门外的多个戏园子,剧装戏具也有了专营门店。

循着北京剧装行业从清代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经历。伴随着京剧演出阵营和观众群体的不断壮大,与之相伴的剧装行业逐渐走向兴盛,制作和经营刺绣、戏衣、盔头、靴鞋、刀枪把子、道具的专营店铺不断涌现,并在体制、规模、经营品种以及经营档次上形成了独有的行业特色。在体制上,从最初依附于各个戏班子到逐渐自立门户;在规模上,从最初的单打独斗逐渐扩充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作坊;在经营品种上,从单一品种到门类齐全的综合店铺;在档次上,从一般的剧装戏具发展演变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民族工艺精品。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京剧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新剧种。前门外一带戏园集中,各戏班轮流上演拿手的代表剧目。那时的剧装行业,大都随着戏班,这些手工艺人也都是戏班子成员。以后随着戏班子演出剧目和演出场次的增加,剧装的需求量增加,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以各戏班子的原有制作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演出的需求。因此, 大量戏装就顺理成章地由专业的 “绣局”绣制,盔头、靴鞋、刀枪把子及道具也要交由各个专营的店铺赶制。由此,独立的剧装戏具制作行业便应运而生。

凤冠

即使将徽班进京作为京剧诞生的标志,并将此作为北京剧装行业的诞生期,距今也有近230年的历史了。至光绪元年(1875年)时,北京前门外一带的刺绣、戏衣、道具类小作坊已经比比皆是。其中的永茂盔头铺掌柜与皇宫造办处管事的相熟,时常能承接宫里的活儿。该店铺既给皇宫的御用戏班做演出服装道具,还为当时的京剧名伶程长庚、杨月楼、谭鑫培、梅巧玲、刘赶三等人完成私人定制。这么多活儿靠他们一家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他们把承接的皇宫和戏班的活儿,分发给其他店铺来共同完成。

清末老北京

大约1920年前后,德春厚绣局的掌柜李春与另外两个戏衣庄的掌柜李书舫和李子厚搭伙,在前门外西草市街8号开办了三顺戏衣庄。由于经营有方,吸引了众多的同行,西草市街一带陆续出现了双兴、源兴、久春、长顺兴、锦华等戏衣庄,形成了“绣活一条街”。由于这些店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所以京剧界的各派名角纷纷到这里定做剧装。

戏衣业的兴盛也带动了戏具业在这一带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初,制作靴鞋、髯口、把子、盔头的店铺陆续在西草市街里开业。比较著名的是以制作盔头而闻名的“盔头曹”,以制作把子而闻名的“把子许”,还有三义斋靴子铺,忠山号把子铺、永平号把子铺,德聚盔头铺、锦华盔头铺、华商盔头铺等,整条街上的剧装戏具店铺比邻而居,被称为“剧装一条街”。

除西草市街外,戏衣局还有正阳门外半壁街的玉兴成号、永顺号、永兴号、同顺利号、聚盛祥号、同陛长号、裕丰号,粮食店街的裕丰协号和廊房头条的吴彩霞湘绣庄。盔头铺有廊房二条的永利号、永茂号、永聚号,赵锥子胡同的天盛号盔头铺,大蒋家胡同的和兴号、鸿顺兴号,隆福寺街的永全号、全盛号等,生意均十分兴隆。剧装行业的前辈艺人们的艺术心血,凝结在他们制作的艺术精品中,这些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历尽艰辛、几经磨难的结果。尽管京剧很受观众喜爱,但从20世纪30年代起,军阀混战,政局不稳,演出及剧装行业深受其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攻占了北平。北平百业萧条,人心惶惶,不少店铺被迫关张,有的演员和剧装艺人流落到沈阳、上海和天津等地谋生,剩下的店铺也是每况愈下。连年战乱使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剧装戏具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难以为继。到1949年初,这个行业的从业人数已不足70人,全行业基本上都不得温饱,只能在贫困中艰难度日。

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戏班得以恢复发展,剧装戏具业也再度兴旺起来。1952年,北京生产刺绣戏衣的店铺有金华、三顺、广盛兴、瑞兴、鑫三号、滕记、云记、德昌号、新中国等十余家,还有忠山号、锦华、三义斋、瑞兴斋等近20家把子、戏靴、盔头等门店。到1954年,全市剧装店铺已扩展到50家左右,从业者260多人。1955年4月1日,由部分盔头、模型、巾子、绒球、穗子、绦带、刀枪、把子、狐尾、点翠、珠花、头面等分散的手工业者以及滕记戏衣庄、三义斋靴子铺等店铺联合成立了北京市盔头戏具社,由此逐渐拉开了全市手工艺行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序幕。

老北京街道及店铺

露天戏园子

老北京街道及店铺

第二节
北京剧装厂

随着戏剧的兴旺,戏衣生产供不应求,因而散工发展很快,常年生产加工都很忙碌。

1956年伊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合作化高潮中,昔日各自为战的个体、私营店铺都以公私合营的形式进行了重组。1月15日,由三顺戏衣庄、金华戏衣庄、吴彩霞湘绣工厂、忠山号把子戏具庄、永平号把子店、德昌号戏衣庄、瑞兴戏衣庄、永义号成衣局、瑞兴斋戏靴店、振泰祥成衣店、富隆号戏具店、同盛号绣局、广盛兴戏衣庄、久春戏具店、罗宪成家庭刺绣作、刘文元成衣局等17家店铺(其中有1家名称不详)在西草市街组建了公私合营北京刺绣剧装厂。这一天,行业代表乐松生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报喜:北京市手工业已经实现了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跨入社会主义。对于此事,《人民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北京刺绣剧装厂建厂时公方厂长为苏玉宽,私方厂长为姚瀜泉,公股代表为王蓝,工会主席为尹元贞。厂里当时下设设计、戏衣、把子、靴子四个车间,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三家刺绣剧装生产合作社,隶属于北京市第一地方工业局文化用品工业公司(北京市文化用品工业公司),后该公司变更为北京市文教印刷工业公司。不久,又扩充了两个刺绣车间,把过去散居在永定门外李村、小红门肖村一带的绣工都集中在厂里,使剧装厂的生产形成全国最大规模。

姚瀜泉担任北京刺绣剧装厂首任私方厂长

新的组织形式,使厂里汇集了当时剧装行业全部的顶尖高手。其中有擅长设计和绘画的尹元贞、云青山、吴贤俊、高宪增、李子仁、张玉江、刘金声、王敏政等人;有擅长刺绣、裁剪和承做的刘文元、张德纯、孙振海、罗宪成、仝善良、仝善柱、石恒隆、孙宽、王贵、李书庄、郭明福、侯宝林、张伯瑜、吴瑞凤、胡仁同、杨元等人;有把子好手魏忠山、魏永平、魏永亭、赵显忠等人;有制靴行家秦宝顺、孙进库、闵富贵、王福仁、刘富等人。再加上具有长期经营剧装经历的重量级人物姚瀜泉、董振平、李敬宸、董维章、陶亮臣、曹桐萱等人分别被安排在厂里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使这一时期的剧装厂不仅规模大,而且人才云集,大家共同创造出建厂后至“文化大革命”前这十年左右的行业辉煌。这一时期,剧装厂不仅成为所有戏剧界名角制作剧装戏具的首选,还为故宫博物院复制馆藏绣品类文物。

1959年,精艺纳纱社与北京刺绣剧装厂合并,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经济实力。这一时期企业隶属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品联社,产品以制作古装戏具为主。1956—1966年这十年间,剧装厂共实现销售收入940万元,上缴给国家利润106万元,上缴税金60万元。

北京刺绣剧装厂公章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间,剧装厂因样板戏的需要而继续制作剧装。制作现代戏的服装省略了复杂费事的刺绣工艺,使得产品产量迅速增加。这期间,企业更名为北京剧装厂。

1972年1月,北京市盔头社的大部分人员并入北京剧装厂,使企业规模更大,产能更强,门类更加齐全。这一时期,企业的职工人数增加了100多人,产量增加近4倍。这十年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2万元,实现销售1682万元(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销率100%),上缴利润274万元,上缴税金84万元,各项指标与前十年相比,均有明显增长。1976年底时职工总数280人。这一时期,不少职工因家庭成分问题受到不公正待遇,有的被迫改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古装戏又焕发了新生,各地被砍掉的剧团纷纷复排古装戏。到1979年时,对传统戏的大量需求达到巅峰,使得剧装厂的生产任务排得非常满,以至于职工时常要加班加点地赶活儿。

1981年,轻工部在大连举办了首届全国剧装道具产品评比。北京剧装厂选送参评的多件产品连续获奖,使企业声誉进一步提高。这一年,企业产值高达520万元,上缴税金6万元。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的文艺表现形式不断涌现,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戏剧市场不断萎缩,依附戏剧生存的北京剧装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保住技艺品种,剧装厂自1985年起,陆续将刺绣、盔头的生产转到北京郊区和就近的河北省多处成本较低的地方。1983—1987年这几年,企业效益逐年下降,职工队伍人心不稳,职工人数明显减少。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上级对剧装厂领导班子调整了五次,仍然不能有效扭转企业恶性循环的局面。

1987年7月,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对剧装厂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力度较大的调整,由刘亭立任党支部书记,刘彦春任厂长。新一届领导班子从改革分配机制入手,业务员实行销售提成,一线生产工人实行工时定额计奖,二线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并调整经营结构,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情,将企业的主业向其边缘产品拓展,上马影视剧产品生产线,拓展了饭店服装、手绘休闲服装、户外广告、大型卡通、宗教用品、大型文化设施和庆典活动用品等领域。

此后多年,北京剧装厂主要以生产制作古装为主,除了满足各剧团需求外,还先后为颐和园大戏楼复制帝王、王妃的龙袍、御衣,为北京大观园举办“元妃省亲”制作仿古服装,为山东曲阜孔庙“祭孔典礼”制作旌旗幔帐等。北京剧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多次借剧团在国外演出的机会向外宾展出,还有的艺术精品被当作珍品由有关博物馆收藏。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北京剧装厂门市部

20世纪90年代北京剧装厂门市部柜台

20世纪90年代北京剧装厂影视车间

北京剧装厂还引进和充实了室内纺织装饰品和美容美发用品,并利用部分厂房开办了旅馆和餐厅。再加上强化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强化职工思想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等综合努力,使企业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企业利税连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1987—1993年,北京剧装厂完成利税的增幅均超过10%,其中1987—1990年每年完成利税80万元以上。

1990年,北京剧装厂因出色地完成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制作表演服装和大批彩旗而受到组委会表彰。

1991年,北京剧装厂完成利税110万元以上,效益水平在行业内同等规模的企业中独占鳌头,被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誉为“工美四小龙”之一。

1993年,北京剧装厂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1997年,北京剧装厂承接了为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制作全部演出服装的任务。剧中所有人物,全部身着精美的具有中国传统戏曲服装元素的服饰。该剧的首演,通过电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使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外国朋友感受到中国传统技艺的强大艺术魅力,尤其在欧洲戏剧界造成了轰动效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往的扩大,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越来越多地为国际上所了解和接受。就剧装来说,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京剧非常欣赏,同时对剧装技艺十分感兴趣,中国传统民族工艺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为弘扬剧装技艺,满足文化交流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北京剧装厂将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对外开放,让观众能够目睹部分剧装戏具的制作过程。一些来自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北欧、北美的来宾,对旅程中安排的参观高科技园等内容兴趣不大,却对有机会参观剧装厂这样的传统手工企业兴致盎然。尤其当客人们观看完戏装的制作过程,并亲手体验到制作的乐趣后,常常喜不自禁,手舞足蹈。他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当作珍贵的纪念品收藏,并介绍更多的朋友前来体验。

北京白家大院引导员身着清代服饰

太庙祭祀庆典服装道具

歌剧《图兰朵》服装展示

2001年,外国学生来厂参观

2011年瑞典外宾来厂体验制作

1996年起至今,北京剧装厂连续被国务院批准为“九五”至“十三五”期间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

1999年,北京剧装厂通过招标赢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民族游行方阵设计及制作4000多套民族服装和为国庆游园晚会承做数百套表演服装和道具的艰巨任务。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全厂职工以特别能打硬仗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民族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任务,受到活动组委会表彰。

2001年,企业出色地完成为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引导员制作服装的任务而获得组委会表彰。

2003年,企业克服“非典”造成的巨大影响,如期交付为山东南山旅游景区、山西皇城相府以及北京历代帝王庙制作的大量旗帜、幔帐、仿古道具等展示物品。

2003年起,企业连续十多年承担了为故宫博物院复制价值数百万元京绣精品的艰巨任务,成果验收时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7年3月,北京剧装厂的“戏曲盔头制作技艺”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北京剧装厂的“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月,“京绣”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年,北京剧装厂在竞争激烈的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历经时间紧、数量大、标准高的严峻考验,优质、如期完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承做大量表演服装和道具的任务,再次受到大型活动组委会的表彰,再次彰显了国企的责任感和技术实力。

2009年,企业再次获得“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并连续近十年被选为区级文明单位。

在国家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的大环境下,北京剧装厂连续与国家大剧院等国家级演出单位密切合作,先后为张艺谋、张继刚等著名导演执导的年度大戏《赤壁》《袁崇焕》《下鲁城》《洪湖赤卫队》《天下归心》等剧目制作了大量表演服装和道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创新产品,既保留传统特点,又适合年轻一代的欣赏口味,并符合现代舞美、灯光的表演需求。

2011年,北京剧装厂产值和销售首次双超1000万元,利税190余万元。此后几年,经营水平均在1000万元左右。企业成立近60年来,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超过8000万元。北京剧装厂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2年,北京剧装厂的隶属上级东城区国资委将北京剧装厂无偿划归北京崇远投资经营公司。

2015年5月,北京剧装厂成为北京市老字号。

2016年6月,剧装厂的百花商标成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同年10月,集保护、展示、研发、教育、科普、实践、工业旅游、网络营销为一体的剧装京绣国粹苑项目在北京剧装厂落成。

2017年5月15日,北京剧装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及助手在故宫御花园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的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团长配偶展示了京绣技艺。

同年7月,北京崇远投资经营公司将北京剧装厂无偿划归北京国艺源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剧装厂自建厂以来的隶属关系变化情况为:1956年1月15日起在行业和行政上分别隶属于北京市手工业合作总社工艺美术品联社和北京市文化用品工业公司;1957年8月9日起隶属于北京市特种工艺工业公司;1980年9月起隶属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1993年4月起隶属于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1999年5月北京市将北京工美集团下属的37家生产型企业全部划归各区县,北京剧装厂被划归到属地的崇文区,隶属于当时的区经委;2001年起区经委被撤销,区经贸委(后改为区商务局、区商务委)成为剧装厂主管上级;2004年,区国资委成立,北京剧装厂成为区国资委直属企业;2012年2月,区国资委将北京剧装厂无偿划转给北京崇远投资经营公司;2017年7月,崇远公司将北京剧装厂无偿划归北京国艺源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艺源公司系崇远公司下属企业,下辖北京市珐琅厂、北京制帽厂、北京市前进鞋厂、北京剧装厂、北京机床附件厂、原崇文区商业网点、原左安门批发市场、原北京市鞋帽工业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构成崇远公司的文化板块)。

企业名称变化情况为:1956年1月建厂时厂名为“公私合营北京刺绣剧装厂”,1969年更名为“北京剧装厂”并沿用至今。

民族特需产品定点企业

受到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总指挥部表彰

山西皇城相府仿古服装用具

受到大运会组委会表彰

奥运会开幕式“笑脸”节目表演者候场

仿清皇后喜轿

京绣证书

《天下归心》剧照

第三节
剧装行业代表性店铺的演变

在剧装行业上百年的变化过程中,作为直接参与其中的众多生产和经营剧装戏具的专营店铺,它们对于行业发展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大量的个体店铺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无据可查,现仅就百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店铺的历史沿革轨迹做艺海拾贝般的回顾。

一、德春厚绣局

德春厚绣局是20世纪最早经营戏衣的戏衣庄,位于原崇文区珠市口东侧的西草市街102号。该店铺由河北饶阳刺绣艺人李春于1900—1905年左右设立。李春出身于刺绣世家,并长于设计,以绣活水平高而得到当时宫廷的赏识,经常给皇宫制作一些补子(带画面的绣片,绣在官服正面,用以显示人物身份)、荷包、扇面、服装等绣品。久而久之,李春与宫中造办处的管事人员熟悉了,就把宫中的戏装借出来进行仿制,卖给各戏班后将所得的大部分孝敬给宫中管事。管事人员得到好处后,就把更多的戏装品种借给李春仿制。随着买卖越来越大,图案资料越来越多,李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时,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德春厚绣局开办后,买卖顺风顺水,经营的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到20世纪20年代时,李春与行业内的李书舫、李子厚共同成立了规模更大的“三顺戏衣庄”。

老北京街道

二、三顺戏衣庄

三顺戏衣庄由李春、李书舫、李子厚三人共同创办,由善于调度的李书舫任经理;长于公关的李子厚主外,负责发活儿、验活儿和收活儿;李春主内,负责设计和指导刺绣。三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使三顺戏衣庄在较长时间内俨然成了行业内的“龙头老大”。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和工作量的增加,增添人手提上了日程。在三顺这块名牌的吸引下,张斌禄、云青山、尹元贞、张玉江、高宪增、李子仁等重量级人物先后加盟。三顺的崛起,带动和促进了整个剧装行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店铺在珠市口一带的西草市街,东、西半壁街,冰窖斜街,西湖营等处纷纷开业,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已经发展到30余家。

李春作为20世纪北京剧装行业的代表性人物,本来有心把自己在设计和刺绣方面的成就传给其独生儿子,无奈家门不幸,其子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20岁出头即早逝了。为使手艺不失传,李春经过认真考察,收张斌禄为徒。张斌禄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和师傅一样好学上进,热爱剧装行业。于是,师傅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徒弟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张斌禄也具备了较深的造诣。在张斌禄之后加盟的云青山、尹元贞、张玉江(张斌禄之子)、李子仁等人,虽然名义上也是李春的徒弟,但实际上都是由张斌禄这位大师兄代师传艺。李春没有选错人,张斌禄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他也像当年师傅授艺那样,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师弟。正是张斌禄的努力,带出了一个具有较高技艺水准的人才群体,对于北京剧装行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凭借着人才济济的优势,三顺戏衣庄才得以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稳坐行业的头把交椅。在三顺戏衣庄后期,由李敬宸担任经理。李敬宸,1898年3月生于河北沧州,中学文化程度使他在行业从业人员普遍是文盲的环境中显得比较突出,入行不久就较快地走上了经理岗位。公私合营后担任剧装厂总务股长,1962年9月退休。

福字行龙蟒

髯口

三、德聚盔头铺

据北京剧装厂已故大师尹元贞回忆,北京最早的盔头店德聚盔头铺位于原宣武区陕西巷,系一曹姓制盔高手所创建,人称“盔头曹”,后传于其徒刘宗汉接掌。盔头曹最早的两个徒弟,一是董小泉,成名后于前门外廊房二条内独立开设永茂盔头铺,并传艺于范士行等人。另一个徒弟叫李永平,由于其技艺高超,行内人尊称其为“李老头”。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永平出生于北京郊外的一户农民家庭,16岁时经人介绍到北京市前门外廊房头条同义纸活店当学徒。1903年受聘于德聚盔头铺,从事盔头的设计和制作。1906年,李永平受聘于师兄董小泉的永茂盔头铺,师兄弟同为一个字号效力。几年后,李永平也独立开店,他在西草市街北口路西开了一家盔头铺,名为聚顺盔头铺,在其年龄渐大后,把该店交由徒弟杨宝田掌管。1955年4月公私合营时,李永平与聚顺盔头铺及众多盔头艺人共同加入了北京市盔头社。入社后李永平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极高的辈分被同行们尊称为“师大爷”,在定级时被评为本行业唯一的特级技师,享受全厂最高薪酬。他领衔多名技艺高手成立了“特级组”,专为各剧团和名角定制盔头。与其他组制作大路活不同,特级组所承接的活都是难度较高、用户有特殊需求的活。此外,李永平还担任企业的技术指导,注重培养技艺传承人。当年北京老一代的盔头艺人,有不少都得到过李永平的指点。1958年李永平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已故盔头老艺人刘森溥画样

四、三义斋靴子铺

据尹元贞大师回忆,20世纪京城最早的制靴艺人姓高,人称“靴子高”,其辈分与德春厚绣局的李春相仿。尽管“靴子高”手艺很不错,但因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没有其他人和其竞争,客观上助长了他的“老大思想”,时常免不了对用户“拿一手”,不是延误交活,就是借故抬高产品价格。对此,唱花脸的著名演员侯喜瑞看不下去了,他与行业内的经营好手李书舫商议后,决定成立三义斋,与“靴子高”分庭抗礼。三义斋靴子铺建立后,李书舫还把“靴子高”的徒弟刘景兴“挖”来当掌柜。多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刘景兴参加了八路军,并在京西一次战斗中牺牲。刘景兴离开后,三义斋靴子铺由陶亮臣(1902—1962年)接任掌柜。陶亮臣有多年卖估衣的经历,长于做生意,主管业务经营;而店内的生产主要由刘景兴的徒弟秦宝顺担当。秦宝顺1914年8月生于北京昌平前章村,十几岁时来到三义斋跟随刘景兴学艺。秦宝顺较好地继承了刘师傅的手艺,做出的靴子做工考究,穿着舒适、美观,并且结实耐用,价格合理,深受用户的喜爱,在戏剧产品市场上很快创出了品牌,赢得不少回头客。多年后,秦宝顺又去别的门店创业。随着生意逐渐扩大,该店又陆续吸引了刘富(设计)、孙进库(做帮)、吴瑞启(制靴)等制靴艺人入伙。陶亮臣在三义斋靴子铺一直经营,在公私合营时期,他加入了北京剧装厂,1962年因病去世。

厚底靴

三义斋众人在公私合营后的人生道路各异,陶亮臣的儿子陶春生(后改名张以恒)、儿媳王金兰继承父业,先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入三义斋靴子铺学习靴鞋制作技艺,1956年1月公私合营时,夫妻二人与父亲陶亮臣一起到了北京刺绣剧装厂。陶春生先是干了一段制靴,而后转行到后勤,担任企业食堂的管理员。其妻王金兰也改行学习刺绣,较好地掌握了刺绣技艺。吴瑞启在公私合营后与师兄秦宝顺一起来到北京剧装厂,并在机修方面显示了过人的才艺。他爱钻研、好学,凭着一股钻劲搞成了好几项技术革新,其中有的还填补了行业空白,成为行业内的技术能手。退休后的吴瑞启也不甘养老,为了把技艺永久传承下去,他答应了河北霸州人范少奎的拜师恳求,在当地重新打出三义斋的名号,担任技术指导,将平生技艺倾囊相授。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范少奎任总经理的霸州市艺丰戏剧用品厂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戏靴制作企业,年产各种演出靴鞋2万余双。

仿清轿帘

五、吴彩霞湘绣庄

吴彩霞湘绣庄的总店位于湖南长沙,由湘绣好手吴英梓于1905年前后开办,开业初期由于经营有方,生意不错,最发达时店里有员工近40人,还有常年做外工的刺绣散工数千人。20世纪初,吴彩霞湘绣庄倒闭。字号虽关张了,但家里人还要生存,于是四处找活,像袖腕、人物肖像、名人字画等也都绣。1919年前后,他们从一个军阀处借了一张孙中山的相片,以此为参照,绣了一幅较大的大总统肖像,送到北京,结果大受欢迎,官方不但给了吴家一个荣誉奖章,还给了一张在前门劝业场优先开业的许可证。就此,吴英梓携家进京,在京开办了吴彩霞湘绣庄,并委派其二儿子掌管。同时还在天津开办了吴彩霞湘绣庄分号 ,由其长子任掌柜。老三吴贤俊1918—1925年在长沙总店学徒并先后担任总收发和经理,负责南来北往绣活的总调度。其四弟吴毅则在武汉任分号经理。家里的买卖规模越做越大,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左右。1929年前后,吴英梓在长沙因病去世,自此吴家开始家道中落。已经从事其他工作的吴贤俊又重操旧业,搞起了湘绣。经营湘绣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同样从事湘绣、来自武汉的绣工胡仁同,他找来绣活,让胡仁同和其他绣工绣,卖了活之后用钱还账。此后,他和胡仁同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最终结成夫妻。

1930年,夫妻俩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决定还是回到北京,把吴彩霞湘绣庄的字号继续经营下去。就这样,颠沛流离之后的吴氏夫妇又在北京艰难起步。吴贤俊致力于把湘绣的细腻、婉约与京绣的豪放、大气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刺绣之路。随着其事业的好转,吴彩霞湘绣庄在1949年前吸引到张斌禄的大弟子云青山等人加盟。1956年1月,在社会主义合作化高潮时期,吴贤俊、胡仁同夫妇俩连同他们的吴彩霞湘绣庄与其他16家私人店铺一起,以公私合营的方式组建了北京刺绣剧装厂(即今北京剧装厂)。合营后吴贤俊担任刺绣技师,一方面主抓质量,另一方面把精力放在培养新绣工上。作为湘绣的代表性人物,吴贤俊及其家人为湘绣和京绣两大绣种的完美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64年,吴贤俊从北京刺绣剧装厂退休。

六、忠山号把子戏具庄

忠山号把子戏具庄为魏忠山所创立。魏忠山(1901—1979年)祖籍河北省徐水县樊村,1913年进京谋生,1915年起在京城西草市街10号“把子赵”家所开的后盛永把子店(该店曾经在一段时间内迁往东晓市街)学徒,学习制作戏曲刀枪把子技术。他的师傅,就是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把子赵”赵显忠。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师傅的严格要求和精心传授下,年少聪明的魏忠山进步很快,几年的工夫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把子和其他道具的制作技能。1921年,刚满20岁的魏忠山在师傅的支持下自立门户,在西草市街107号创立了忠山号把子戏具庄,专门制作和经营戏曲刀枪把子和各类道具。在其精心操持下,很快“把子魏”的名号就为圈内人所公认。魏家共兄弟三人,魏忠山是老大,下有魏永平(1910—1983年)和魏永亭(1916—1985年)两兄弟,哥儿仨共同创业,逐渐在京城创出了名堂,买卖规模也随之扩大。1936年,魏忠山的二弟魏永平亦在西草市街设立永平号把子铺,由于两处字号之间的特殊关系,所以两号均以“把子魏”为标记,这也成为“忠山号”和“永平号”两个把子作坊的统称。

“把子魏”制作的把子工艺精美,结构牢固,尺寸适度,很快得到京城梨园界诸多名家及各地同行的赞誉。几十年里,“把子魏”为许多戏曲名家制作了大量的刀枪把子,其中有杨小楼的大枪;李洪春、李万春、高盛麟的青龙刀;梅兰芳的双枪;李少春的铜双锏;关肃霜的靠旗杆等。由此“把子魏”被行业内公认为以善于承做难度大、工艺精的各种把子为主要特色。由于受时局动乱的影响,忠山号被迫改行,魏永平和魏永亭兄弟二人则一直坚持干本行直到1949年后。

1956年1月,兄弟三人及家人全部进入当时的公私合营北京刺绣剧装厂,老大和老二擅长工艺制作,老三则擅长图案绘制,专事设计和描绘。这时的北京刺绣剧装厂汇集了行业内几乎所有的顶尖高手,兄弟三人的才能都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这哥儿仨不仅自己努力发挥余热,还为培养造就技艺传承人尽心尽力,并都在北京剧装厂一直干到退休。魏永平曾经带出了两个高徒,其中一个是河北安平人赵进才(1938—1999年),他全面掌握了“把子魏”的技艺,后因病于1999年12月去世。幸运的是,赵进才也培养了一名传承人,他就是如今在戏曲刀枪把子和道具制作领域大显身手的邢宏泽。

邢宏泽于1974年出生于河北固安 。­­­­1989年2月,刚满15岁的邢宏泽来到北京,正式拜师“把子魏”的传承人赵进才,开始学习制作戏曲刀枪把子和其他道具。到师傅赵进才去世时,邢宏泽从艺已有十年,已经积累了不少独立制作的经验。尽管从技术上基本能够自立门户了,可师傅的离去还是让他感到空前的压力。过去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见多识广的师傅请教,可如今只能自己摸索、独立解决。一心要把师傅所传授的技艺发扬光大的小邢知难而进,从此开始独立承接制作戏曲刀枪把子的业务,经过艰苦的创业,邢宏泽逐渐成长为北方最大的刀枪把子和其他道具生产企业的老板。20多年来,他为各演出团体和各类大型庆典活动、影视剧制作了无数的道具,特别是近年来他为故宫博物院、历代帝王庙和多个大型文化设施复制了大批仿古祭祀用具,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部分把子成品

七、永平号把子铺

永平号把子铺系魏忠山二弟魏永平所开设。魏永平既有和哥哥魏忠山相仿的把子制作技艺,还擅长大漆雕活。永平号也制作和经营把子与道具类产品,其规模及影响稍逊于忠山号。该店经营后期更名为振芳把子盔头铺,并引来魏忠山的师傅“把子赵”赵显忠等人加盟。1956年公私合营进入北京刺绣剧装厂后,魏永平和老伴一直在此努力工作直到退休。他的几个子女也先后在北京剧装厂工作,其中两个女儿在剧装厂工作到退休,一个女儿至今被返聘,担任带徒工作。

历代帝王庙仿古用具

八、后盛永把子店

后盛永把子店于1910年前后由河北徐水人赵显忠开办,位于西草市街10号。赵显忠从小离开原籍,来到北京投奔其他把子前辈艺人学徒,经过艰难的学艺历程,赵显忠较快地掌握了把子和道具的制作技能,独自单挑门面。经过多年的创业,依靠过硬的手艺和周到的服务,闯出了“把子赵”的名头。年纪渐大后,赵显忠不再自己开店,而是加入了魏永平的振芳把子盔头铺。

九、协和成戏衣庄

协和成戏衣庄的创始人目前难以查证。张斌禄的儿子张玉江出师后即在此从事设计工作。该店规模虽小,但由于张斌禄在行业内的影响,以及张玉江本人在设计、制作上均有较高造诣,在剧装一条街上逐渐具有了名气。后期张玉江带着在协和成的成功业绩,转投广盛兴戏衣庄效力。

十、金华戏衣庄

金华戏衣庄由北京怀柔人高永纯所设立。该店发展的后期由姚瀜泉任经理。

姚瀜泉(1911—1987年),北京大兴人,13岁起即在位于东四的德祥益学徒,之后在三顺学习剧装设计和材料配色,积累了专业及管理经验。从1934年起先后在永聚成、蒋家胡同绣局、锦华戏衣庄等处任经理。1951年春起,姚瀜泉担任金华戏衣庄经理直至公私合营。1956年北京刺绣剧装厂建立后,姚瀜泉任私方厂长,并担任原崇文区工商联委员,直至“文化大革命”前。这期间,姚瀜泉与其他私营或个体工商者,均依靠当时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私股股东领息凭证”领取定息。1978年,姚瀜泉办理了退休手续,安享晚年。

姚瀜泉的登记表

十一、永聚成戏衣庄

永聚成戏衣庄由姚瀜泉、宋月亭、董维章(北京通州人)三人共同创建,他们三人此前都是出自三顺戏衣庄,积累一定经验后开办自己的买卖。该店经营后期由孙儒民担任经理。

十二、双兴戏衣庄

双兴戏衣庄由张斌禄的师弟高宪增设立。高宪增,1905年生于北京怀柔西台下村。高宪增本人既管设计,又负责经营,在众多的门店中能够保证养家糊口殊为不易。公私合营时期高宪增和店里的人财物一起并入北京刺绣剧装厂,1965年退休。

十三、滕记戏衣庄

滕记戏衣庄由张斌禄门下的另一传人李子仁开办。李子仁,1916年8月生于河北肃宁县大引村。他也深得张斌禄真传,并且和高宪增一样,集设计、承做、经营于一身,靠着个人的努力在剧装一条街上立住了脚。公私合营时期进入北京刺绣剧装厂。

十四、久成斋靴子铺

久成斋靴子铺由三义斋的传人秦宝顺开办。秦宝顺秉持三义斋一贯的店风,在制作和经营靴鞋过程中,依靠诚实劳动和令人信服的产品质量,维持了久成斋的生存,直到公私合营时加入北京市盔头社,后并入北京刺绣剧装厂。秦宝顺因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去世。

秦宝顺领息凭证明细

十五、瑞兴戏衣庄

瑞兴戏衣庄由曹桐萱开办并任经理。曹桐萱,1911年12月生于河北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1928年不满17岁时来京学艺。该店主要以经营剧装产品为主,也接受一些订活儿。曹桐萱和他的店铺于1956年1月并入北京刺绣剧装厂,凭借其精于剧装品种规格的渊博知识,担任了北京刺绣剧装厂供销股副股长。在其影响和带动下,曹桐萱的亲侄子曹洪义、曹文永父子两代人也都把在北京剧装厂工作当成终生的选择。

十六、广盛兴戏衣庄

广盛兴戏衣庄由北京顺义人董振平(1912年出生)与刘献芝、吴修春、刘天昌、孙叔良五人合伙创办,董振平任经理。该店以经营剧装产品为主,兼收一些零散订活儿。公私合营后董振平担任北京刺绣剧装厂副厂长兼加工车间主任。

十七、德昌号戏衣庄

德昌号戏衣庄由张德纯创立。张德纯,1909年6月出生于河北蓟县(今天津蓟州)塔儿庄,1938年来京加入剧装行业,学习刺绣和设计。该店在经营过程中吸引到著名把子艺人许寿昌来挑大梁,给该店增加了不少名气和声望。公私合营时张德纯加入北京刺绣剧装厂,在刺绣车间工作。

十八、振泰祥成衣店

振泰祥成衣店由侯宝林、孙振海、孙宏权、王贵、郭明福、郭增六名剧装裁剪艺人共同创立。侯宝林,1914年8月生于北京平谷张岱乡辛撞村,自小来京入剧装行学习裁剪、承做,抗战爆发后去了沈阳,1940年回到北京继续老本行。孙振海,1907年12月生于河北南宫县后溹泸村,1922年14岁时来京学习戏衣裁剪及承做。孙宏权,1923年4月生于河北蓟县马起乏乡,1934年来京学习戏衣裁剪承做技艺。王贵,1921年1月生于北京昌平县白坊村,十几岁来京拜师学习戏衣裁剪和承做。郭明福,1909年10月生于北京平谷县北张岱村,1940年来京学习戏衣裁剪及承做技艺。郭增,1905年11月生于北京顺义县北镇村,与孙振海学艺时间相仿。上述六人于1956年公私合营后进入北京刺绣剧装厂,由于每人股份较少,因此每月定息分红也很少,后来,将他们归类为小工商业者。

十九、同盛号绣局

同盛号绣局由刘金声创办并担任经理。刘金声,1914年3月生于河北冀县大家村,1937年来京加入剧装行业,学习刺绣和设计。他除擅长剧装传统图案设计,还能设计舞蹈服装花样,身兼接活儿、设计、绣活多职于一身。公私合营加入北京刺绣剧装厂后,在刺绣组仍旧从事老本行——刺绣。

二十、富隆号戏衣店

富隆号戏衣店由张伯瑜设立并任经理。张伯瑜,1916年1月生于河北宝坻县高巴亢庄,1944年进京学习剧装设计和刺绣,擅长绒线刺绣和剧装花样设计。公私合营加入北京刺绣剧装厂后,在绣花组从事刺绣。

二十一、久春戏衣庄

久春戏衣庄由张月坡设立,以经营剧装产品为主。张月坡之子张济民公私合营后加入北京剧装厂,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刺绣剧装厂退休。退休后张济民仍以“久春”字号经营戏剧演出产品。

除以上这些字号比较有影响,其他的店铺因规模较小,没有什么名气。

第四节
北京剧装行业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剧装行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不少成就突出的人物,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带动整个艺人群体,为剧装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着重介绍当今在剧装行业中硕果累累的中生代和新生代代表人物。

一、剧装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颖

孙颖,1957年7月生于北京,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剧装厂总工艺师。1976年4月,她于北京工艺美术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剧装厂技术科,担任设计剧装图案及整理技术资料工作。1976—1979年,编制现代舞蹈服装、民族服装、道具及现代戏等各种资料图案30多本。1979年以后,她先后师从尹元贞和王敏政,开始系统学习传统戏装的设计与制作。1979—1982年,设计各种传统戏衣200多件,其中为张君秋、袁世海、李世济等数十名著名演员设计剧装60多件,参与绘制历史戏衣小图资料400多幅。1982年夏,她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职工大学(现更名为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工艺绘画。三年的系统学习,全面提升了她的设计创作水平。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颖

1987年,参与制定“剧装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并获轻工业部批准通过执行。

1987年9月,获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首届工艺服装大奖赛三等奖。

1988年9月,获第二届工艺服装大奖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1988年,负责组织研制京绣系列壁挂新产品12幅,并采用喷染工艺解决大型壁挂《千羽鹤》纹样和色彩的技术难题。

1989年,获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服装设计评比优秀设计奖。

1991年,设计新式机绣台布、床罩、扎染服装等新产品数十种。

199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工美总公司第四届青年创作设计大赛一等奖。

1997年6月,担任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晚会的服装工艺监制。

1999年,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国庆游行民族方队4000多套服装、国庆游园晚会部分服装的设计、工艺监制,负责天安门广场部分庆祝澳门回归活动演出服装的设计、工艺监制。

2001年,负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引导员服装的设计、工艺监制。

2003年,负责北京历代帝王庙服饰、道具的工艺设计、监制。

2005年,负责故宫博物院乾清宫清帝大婚庆典仿古朝服、幔帐的设计、工艺监制。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演出部分服装设计及工艺总监。

200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庆典演出《复兴之路》部分服装的设计和工艺监制。

2010—2013年,先后担任国家大剧院年度大戏(导演为张艺谋、张继刚等人)《赤壁》《下鲁城》《袁崇焕》《洪湖赤卫队》《天下归心》等剧目的演出服装设计和工艺总监。

2012年6月,她负责为正在建设的北京市非遗展示馆复制梅派剧装精品项目,并以高质量的成果通过专家评审组验收。

2013年4月,经过她的多方努力,“京剧·京绣服饰成就展”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隆重举办。开幕式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对她进行了个人专访。

2013—2014年,她负责的抢救性拍摄和记录“打穗”“髯口”“盔头”“点翠”“把子”“靴鞋”“戏衣”“刺绣”“舞狮”“舞龙”等濒危技艺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高清视频200分钟左右、文字近10万字的成果,使技艺以影像和文字形式得以长期保存。她与人合著的《京绣》一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孙颖经过40多年的艺术探索和不断磨炼,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吸取前辈艺人的技艺优点,逐渐形成了自己在设计上注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情感、突出色彩的表现力、力求出新等独特之处。她设计的戏衣在综合表现力和生动传神方面,比起前辈艺人更有过之。她设计的京绣作品大气、辉煌、精细、图案尊贵、形象逼真,加上在绣线上配色鲜艳,更加突出了平、细、匀、光等特色,使制作的京绣仿古精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受到故宫有关专家的赞誉。

孙颖设计的纳纱系列产品突出浮雕之感,十分传神,其中为西藏布达拉宫制作的纳纱唐卡,受到对方好评。她为张艺谋导演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设计的全套剧装图案,大胆采用中国京剧元素,使该剧在首演时大放异彩,被国外媒体誉为“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她为有关单位设计的旗袍外套,在吸收了戏曲服装韵味的基础上进行了浪漫的夸张,使传统民族特点与现代特色巧妙结合,使其较好地体现出华贵亮丽的礼服特点。她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计的开幕式引导员服装,参照我国56个不同民族的女性服装特色,加以提炼、美化和装饰,获得组委会好评。她设计的仿古朝服——清代皇帝祭天龙袍,采用濒于失传的手捻一支纱金线盘制龙袍上的九条龙及山石、水角江崖,用一支纱银线盘制宝相花、山破江崖,使整个龙袍金银相间,突出金碧辉煌的效果,此产品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工艺美术精品,并被国外收藏家高价收购。几十年来,孙颖绘制过大量剧装图案,先后为数十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设计剧装上百套,积累了大量丰富、翔实的图案资料,并将其编辑整理成《剧装图案》一书出版发行,成为剧装设计制作的参考性文献。

自2002年以来,孙颖担任总设计师为故宫复制了大量的京绣精品。在复制精品过程中,许多工艺需要重新设计研制,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使其与文物原状相仿。几年中,在她的主持下,北京剧装厂先后成功地为故宫复制了清朝皇帝、皇后在祭祀大典时所穿的朝服、吉服,祭天的卤簿仪仗、轿辇等几十件典藏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孙颖为众多的传统戏曲,古装电影、电视剧担任服装设计及工艺监制,还多次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演出服装担任设计及工艺监制。近年来,孙颖在传统戏衣的基础上,除了为故宫等单位设计馆藏京绣精品,还为开辟旅游市场设计微缩仿古服装和京绣精品。在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同时,她还带出一定数量的传统戏装设计技艺的传承人。

1992年,设计及监制的龙袍被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精品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工艺美术品精品(后被国外收藏家高价收购);同年设计的纳纱首饰系列盒及纳纱唐卡被工美总公司精品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优秀工艺美术品。

1992年,获北京市第四届青年创作设计大赛一等奖。

1996年7月,获北京市工业企业优秀科技人员三等奖。

1999年8月,所设计的藏族服装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最佳表演服装。

2001年,微缩朝服系列产品获北京市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优秀奖、“百工坊杯”明城墙文化旅游纪念品大赛三等奖。

2004年6月,所著的《剧装图案》一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11月,监制的“清皇帝朝服”在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评比中荣获银奖;同年6月,被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授予“北京二级工艺大师”称号;同年11月,被北京市人事局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同年12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

2007年,负责工艺设计监制的“清皇后吉服袍”获第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铜奖。

2008年5月,被北京市确定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同年10月,被原崇文区授予“奥运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5月,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6月,担任设计和工艺监制的“龙穿寿团珠绣褂”在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评比中荣获金奖,“清亲王朝服”获铜奖;同年12月,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0年6月,被原崇文区文化委评选为非遗保护工作优秀代表性传承人。

孙颖自1976年4月走出校门踏入北京剧装厂之日起,就把自己的一生与剧装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前辈大师的基础上,经过自己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获得了全国剧装行业的最高荣誉。对于个人荣誉她看得很淡,目前她的心愿就是抓紧时间,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精品的同时,更多地抢救性保护濒危技艺,努力培养出新的传承人群体,同时努力探索传统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对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使传统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另辟蹊径,焕发出新的风采。

龙穿寿团珠绣褂

设计图纸

清亲王朝服

孙颖悉心授艺

清亲王朝服

珠绣龙袍

二、子承父业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金栓

石金栓出身于剧装技艺世家。他的伯父石恒斌、父亲石恒隆自20世纪20年代就相继从原籍到北京投身剧装行业,从事裁剪、承做等技艺,都和剧装打了一辈子交道。石金栓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戏衣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9年6月,高中毕业的石金栓子承父业,跟随当时厂里公认的好手范立新师傅学习裁剪和承做。

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金栓

石金栓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努力争取成为像父辈和师傅那样技艺出众的技工。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他较快地掌握了裁剪、承做的多项基本功和技术要领,逐步开始独立完成制作任务。他在裁剪和承做戏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量体准确、裁剪精当、粘拼规范、熨烫平整、针码均匀、统筹兼顾、手巧活快等特点,经他手承做的戏装,演员穿着合身、舒适。同时,他的承做速度也是较快的,每月完成工时在车间里都名列前茅。他先后参与了为多名老一辈艺术家以及中年著名演员量体制作戏装的任务,客户取活时对他的劳动成果给予了肯定,他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尽最大能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演出戏装。由于长期以来京绣主要是以传统戏衣的形式在传承,几年后,他主动要求学习当时已经后继乏人的京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京绣制作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出于保护传承京绣技艺的需求,将京绣生产转移到经济较为落后的河北省定兴、易县、肃宁、张家口等地区。石金栓积极落实厂里的决策,经常到各加工点现场指导,传授技艺、监督质量。经过几十年的逐步发展,目前各加工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共同承担起为京绣技艺延续血脉的历史责任。

石金栓参加工作30多年来始终与戏装生产相伴,即使在他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后,也始终没有离开他所热爱的车间,经常在车间生产任务忙碌时,及时以一名技工身份出现在台案旁。

石金栓非常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工作, 十多年来,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培养各工序青工近百人,其中近30人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一线各技术环节的主力军。在北京剧装厂承担的为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复制仿古朝袍等国宝级精品的过程中,石金栓举全厂之力,集全厂之智,以优质的产品使用户认可,并通过复制仿古文物和京剧著名流派剧装精品的过程,使传承人有了用武之地,使技艺得以长久地传承。特别是在2016年,他牵头“剧装京绣国粹苑”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企业发展新平台,使其成为企业的新亮点。

石金栓自2010年4月起任北京剧装厂厂长,同年6月被批准为京绣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已经为剧装事业奋斗了近40年的他,仍在积极地为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尽心尽力。

石金栓时常在一线忙碌

石金栓传承技艺

三、当代剧装设计的中坚力量——张颜

张颜,1973年12月生于北京。自1993年9月离开校门进入北京剧装厂工作至今,已从事剧装设计工作20年以上,目前已成为北京剧装厂设计技艺的骨干力量,现任北京剧装厂生产车间主任。2011年,成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颜

参加工作以来,张颜曾先后为于魁智、张火丁、邓敏等当代京剧名家设计演出服装图案装饰,并参与有关大型活动的服装设计及监制,如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民族方阵的56个民族3600多套民族服装、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4000多套服装等。2008年北京剧装厂开始为北京京剧院复制众多京剧老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人的老戏装精品,张颜亲自参与了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与文字、图纸等资料的汇编整理工作。

1997—2000年,张颜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学历教育,此后还参加了各种学习和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2006—2007年参加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工艺美术史、工笔画技法、艺术概论、民美概论等课程的学习;2008—2009年参加了原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和传承人研修班的学习;2009年参加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电脑设计等培训课程,从中得到较大的收获,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2003年9月至2009年,张颜先后参与北京剧装厂为故宫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馆、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复制众多国家一级馆藏绣品文物。其中一些文物损害严重、复制难度极大。经张颜和同事们多方努力完成复制后,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认为复制产品已达到原状水平。

在取得以上这些成绩的同时,张颜还注重技艺的传承工作,已先后培养多名更年轻的设计技艺传承人,使他们成为北京剧装厂赖以发展的后备人才。

经过在北京剧装厂20年以上的艺术探索和不断磨炼,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努力汲取前辈艺人的技艺优点,张颜逐渐形成了自己在设计上注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情感,突出色彩的表现力,力求出新的独特风格。她设计的戏服突出了图案的尊贵、精致和华美,在绣线配色上突出了丰富、鲜艳,体现出了京绣的平、细、匀、光等特色,使北京剧装厂制作的京绣仿古精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受到了用户的赞誉。在为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方阵设计民族服装时,她参照我国56个不同民族的服装特点,加以提炼美化和装饰,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适度渲染该民族艺术风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为张艺谋执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设计服装时,她充分利用了企业特有的刻板与印染工艺,既解决了芭蕾舞服装要求具有轻盈飘逸的质感的问题,又满足了服装图案的变化、颜色的润染等艺术表现需求,得到了张艺谋导演的认可,也为北京剧装厂开发了新的润染工艺。

张颜在为北京京剧院复制各名家老戏装时,从花纹图案、绣线绣工到款式都能做到精准地再现原文物。在复制过程中,她把所复制的服装按各流派进行整理,并运用现代化手段,把这些需要复制的服装原貌保留下来并输入电脑档案,不仅用科学手段解决了传统资料的保存问题,同时为今后的复制工作提供了更规范、详细的资料考证
依据。

1993—1995年,参加工作初期,张颜为日本客户设计用中国刺绣工艺制作的和服腰带,为北京剧装厂在出口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经济
效益。

1995年,张颜设计了一系列的影视服装并在当年荣获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颁发的工艺美术品优秀奖。

1999年,张颜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国庆游行民族方队56个民族3600多套服装的设计与监制,其中独立完成了13个民族的男女服装的设计工作,绘制了20多张效果图,并亲自参与了制作,完成后获得组委会的表彰与嘉奖。

2003年,张颜与他人共同完成为第四届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设计的手绣披风、机绣八卦衣,荣获大赛银奖;设计的真丝微缩“朝服系列”荣获“百工坊杯”明城墙文化旅游纪念品大赛三等奖。

2007年,在第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评比中,张颜设计的“清皇后吉服袍”获铜奖。

2009年,在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评比中,张颜参与设计并制作的“(蓝色)清亲王朝服”获铜奖。

张颜构思图样

张颜参与为故宫复制的天青大坎肩

张颜指导传承人张倩

张颜2005年设计工作照

四、剧装设计环节的正宗传人——张倩

张倩,1982年9月出生于北京。2007年3月进入北京剧装厂,从事剧装设计工作,先是师从张颜,后正式拜师孙颖。目前是北京剧装厂设计环节的技术骨干。2018年被评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与石金栓一门四代从事同一工种异曲同工的是,剧装设计环节的新人张倩也是第四代剧装技艺传人。她的曾祖父张斌禄被公认为20世纪初剧装行业的领军人物。张斌禄的师傅就是德春厚绣局的创始人李春。张斌禄最小的徒弟,也是他的小儿子,即张倩的祖父张玉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玉江夫妇以及他的师兄们全都在公私合营时期加入了北京刺绣剧装厂,即今天的北京剧装厂,继续从事设计老本行。张玉江英年早逝,享年仅48岁。其长子(张倩的父亲)因患有聋哑残疾,未能延续剧装事业,次子张永刚夫妇二人均在北京剧装厂工作,分别从事道具和承做,直至退休。2007年3月,张倩在大学毕业后面临广告设计、婚纱设计等多个岗位的选择,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她放弃了其他择业机会,决定到北京剧装厂从事剧装设计,师承张颜。就这样,她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于201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成为孙颖大师选定的技艺传承人。她曾随同张颜为于魁智、张火丁、邓敏等当代京剧名家设计演出服装,并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服装设计。她还曾参与为北京京剧院复制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众多老艺术家的老戏装,参与此项工程的设计工作与文字、图纸等资料的汇编整理工作。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016年6月,她参加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设计与创新”技艺骨干培训班,学习了工艺美术史、工笔画技法、艺术概论、民美概论等课程;2017年5月,她参加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时尚与创新设计培训班,学习时装创意如何与实用相结合,收获很大。2009年以来,她多次参与北京剧装厂为故宫博物院等处国家级馆藏绣品文物的复制工作。她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多件产品在相关展会上获奖。在努力学习前人并取得相关成绩的同时,她还注重技艺的传承工作,已培养出多名剧装设计技艺环节的新人。我们欣喜地看到,100多年来,从张斌禄到张玉江再到张倩,剧装设计后继有人,共同让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设计环节得到延续和发展。

张倩正在为藏剧《文成公主》设计仿古服饰

五、延续剧装技艺裁剪环节火种的新生力量——石保中

石保中,1989年10月出生,河北南宫人。2009年2月进入北京剧装厂,现任北京剧装厂生产车间裁剪环节技工。其祖父石恒斌是100年前第一个从老家南宫走出来自立剧装门户的石家人,其父石金存目前也在北京剧装厂发挥余热。石保中本人来剧装厂也已经将近10年。巧的是,石保中来厂后,被分配的岗位,和其祖父石恒斌、叔祖父石恒隆、叔叔石金栓当初所从事的岗位相同,都是裁剪技艺。

石保中有幸出生在这样一个戏衣裁剪技艺的百年世家。其祖父石恒斌、叔祖父石恒隆先后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从事戏装的裁剪、制作,叔叔石金栓在剧装厂子承父业,从裁剪干起,至今工作了近40年。石保中在来剧装厂前,在原籍有一份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但看到近年来剧装行业后继乏人的严峻现状后,他接受了叔叔石金栓的建议,辞去了待遇较好的原工作,于2009年2月来到北京剧装厂师从裁剪好手郑志夯,学习戏衣裁剪。郑师傅也是子承父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跟随当时厂里公认的好手范立新师傅学习裁剪和承做。在年近半百之际能够有机会传授技艺,老郑决心一定毫无保留地培养出优秀的裁剪传承人。而石保中当时就立志要努力学习技术,提高岗位技能,争取成为最好的裁剪技工。经过郑师傅的悉心栽培和他自己的努力,他较快地掌握了裁剪、绷片、粘贴、拼接、熨烫、缝纫等基本功,逐步开始独立完成岗位要求。他先后为杨春霞、李维康、王蓉蓉等著名演员量体制作戏装。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他在得到成就感的同时,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技艺,尽最大能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演出戏装。通过刻苦努力,他的技艺有了极大进步,较短时间内就成为全厂裁剪技艺最突出的骨干,他每月完成的工时,几乎比其他裁剪技工多一倍。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后期服务工作,厂里也多次安排他去,他每次都是无条件接受,抛下年幼的孩子,直奔外地演出场地。在北京剧装厂承接的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任务中,他和团队一起为圆满完成任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石保中热心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多次和其他传承人一起参加非遗保护成果展示活动,并多次在电视台等媒体拍摄的非遗宣传片中义务担任技艺展示工作。特别是在2016年11月,在北京市领导的带领下,石保中有幸代表北京剧装厂到保加利亚索菲亚市参加友好城市交流活动,现场进行技艺展演,引起当地较大反响。此事被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

石保中在刻苦学习裁剪技艺、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基础上,又先后带徒石保见和田泽举,经过他的精心培养,目前两位传人都已能够独立完成一般任务,有效缓解了裁剪技艺后继乏人的局面。更加有意思的是,2018年4月起,石保中又开始培养自己的侄儿石庆贺学习裁剪技艺,使其成为百年来石家的第四代裁剪技艺传承人,他们用不懈的坚守和工匠精神,继续为剧装技艺谱写新的篇章。

石保中在剧团排练场为演员量戏衣尺寸

相关内容

标签: 使企业 把子盔头 制作剧装

2015年5月投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小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虚拟货币什么时候可以挖 下一篇: BitGet app下载哪个版本是最新的?V4.55看一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