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

币圈百科 阅读 5 2023-05-10 14:16:26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本文字数:9166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2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0期)于线上举行。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联合创始人杨瑞龙主持,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来自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余淼杰、梁明、李湛、程实、郭磊、王孝松联合解析。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孝松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报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2022年中国贸易发展回顾


二、2023年中国贸易发展前瞻


三、贸易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四、实现突破的新路径


一、2022年中国贸易发展回顾


对外贸易的发展依靠国际市场,但去年的国际市场状况不理想。从一年前开始的俄乌冲突到之后的疫情蔓延,再到各种国际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不断凸显,让中国的对外贸易处在逆境之中。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逆境中成长,实现外贸规模创新高,结构不断优化,并培育了一些新的优势。


此外,虽然去年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但无论是商务部等外贸主管机构,还是发改委等宏观调控的负责机构,都及时出台了很多有效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外贸起到了非常理想的作用。



1、2022年中国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


俄乌冲突导致欧元等非美元货币大幅下挫,进一步带来人民币升值,挤压了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去年3月份开始,疫情的影响非常严重,深圳、东莞等地停止了一切非必要活动;4月份,上海按下了暂停键,一按就是两个多月。长三角各个港口处在封闭、闭环的运营状态,进出口贸易陷入困局。去年最严重的问题是供应链断裂和物流不畅,有货运不出去,并且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影响预期,从而阻碍贸易发展。


贸易伙伴的情况看,由于多种原因,2022年5月起,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禁止初级产品出口,对我国原材料供给造成了严重冲击。巴基斯坦等国还禁止了很多产品的进口,比如非必需奢侈品。俄乌冲突直接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去年9月俄方宣布“北溪1号”无限期停气,欧洲全面陷入能源危机,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助推通胀。


2、202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的特点

1)进出口总额实现突破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在逆势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规模上实现新高,增长率达到7.7%。虽然增速看起来不高,但由于2021年的基数比较高,进出口总额接近40万亿人民币,在2022年能够获得7.7%的增长率,总体发展比较令人满意。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2)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


从主体上看,外贸主体数量增加。去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有59.8万家,同比增长5.6%,而且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发展状况都是比较理想的。比如最活跃的民营企业,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其出口占比逐年上升。去年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国家总体规模达到49.7%,增长幅度也是最理想的,实现了12.9%的高增长率。总体来说,外贸主体数量增加,活力强劲。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3)贸易伙伴结构趋于优化


去年我国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5%、5.6%和3.7%,特别是对东盟的贸易活动发展得非常理想。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我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在外贸总值中占比32.9%,比2021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接近1/3的贸易是来自“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4)对美顺差仍然很大


分大洲看,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是亚洲,但对于过去占比较低的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出口比重都在增加,这说明贸易多元化特别是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不断落到实处。不过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进口占比前十的国家中,前三位分别是韩国、日本等东亚传统贸易伙伴,从美国的进口额也非常高,但出口仍然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去年总体进出口额是42万多亿,对美国出口就有3.87万亿,从美国进口1.18万亿,说明我国对美贸易依存度还是比较高的。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贸易顺差看,最大的顺差也是来自于美国,有2.69万亿元,比其他国家明显高出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中美贸易摩擦还在继续,而且美国各方面谋求脱钩,但是我国和美国之间贸易联系仍然非常密切,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5)一般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一般贸易出口总额为26万亿元,增长了11.5%,占进出口总值63.7%。其中,出口增长了15.4%,进口增长6.7%。过去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这些年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去年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降至20%。


6)重点产品优势比较稳固


机电产品进出口额非常高,去年达到20.6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左右。其中几个重要的产品,代表着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比如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的增幅都非常高。汽车贸易的增长率达到82%,新能源电池达到86.7%,说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并依然保持着这个优势。去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8.9%,占出口总值的17.9%,传统的箱包、鞋、玩具等的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


3、2022年对外贸易逆势上扬的原因


1)RCEP正式生效


新型自贸协定RCEP在去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我国借助RCEP获得了一些外贸的发展。去年,我国和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7.5%,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30.8%,并且对印尼和新加坡等国的进出口增速都超过了20%。


2)企业积极抢抓机遇


首先,去年刚放开的时候,江苏、浙江等地由政府牵头,组织辖区企业出海抢单,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第二,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不利的地方在于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但中国企业能够抢抓机遇,他们发现“过冬八件套”保暖产品和新能源产品在欧洲很有市场,所以抢占了这个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收益。第三,在11月开始的卡塔尔世界杯中,中国企业凭实力让中国制造在现场随处可见,足球、服装、纪念品等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企业、中国政府在外贸领域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也确实闯出了一条新路。


3)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以跨境电商为例,去年跨境电商同比增长了9.8%,其中出口增长11.7%,进口增长4.9%,新业态对外贸提供了强力支撑。


4)国内需求潜力大


去年出口发展势头很好,进口发展得也不错,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有一定的潜力。去年原油、天然气、煤炭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同比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农产品进口增长10.8%,说明国内对于能源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5)政策支持积极有效


去年国家各个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比如年初外管局发布的《关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主要是支持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支持非常精准。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之下,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迅猛,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加大了对于优势特色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我国新兴的机电产品发展得很好,同时也没有丢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箱包、鞋、玩具增长率还是非常高的,这与我国政策对优势特色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因此,政府的政策还是十分有效的。


二、2023年中国贸易发展前瞻


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的环境不是非常乐观,总结来说,有三方面的不利因素和一方面的有利因素。


1、世界经济或将陷入衰退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IMF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在2.9%左右,低于去年的3.4%。更严重的是,发达经济体的前景不容乐观。他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政策反复不定,通胀率高居不下,因此需要收紧政策。这就导致发达经济体今年GDP增速的预测值在1.2%左右,是非常低的。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可能好一些,但2023年的增长率也不会很高。IMF预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增速在4%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亚洲的表现可能还不错,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速将达到5.3%。但是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状况就不这么理想了,比如非洲国家、拉美国家等等。总体来说,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很可能陷入衰退。截至今年1月份,全球PMI指数仍然在50的荣枯线之下,整体前景不是特别理想。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根据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的前景也不是很理想。世界经济整体增速缓慢,因此WTO预测今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速在1.0%左右。非洲、中东的出口很可能是负增长,北美、欧盟的进口也可能是负增长,这是非常不利的状况。因为贸易主要的需求方就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他们今年的需求可能会收缩。WTO还发布了货物贸易的晴雨表,最近一次的数据是96.2,低于正常趋势。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今年贸易前景并不理想。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把货物贸易晴雨表进行拆分,可以分成六方面。其中,出口订单不断下滑,远低于100的正常趋势;航空运输、集装箱吞吐量也不理想,均低于趋势值。唯一比较理想的是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根据最近一次的预测,不仅会增长而且高于趋势值。电子元器件和农业原材料今年的发展状况都不太理想,预计会不断下降并且低于趋势值。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从特定市场来看,美国进口需求下滑。截至今年1月份,美国重要的两个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吞吐量不断下滑。今年开始有一定回升,但仍然低于往年的正常情况。所以,美国进口需求状况不是非常理想。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截至今年1月份,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已经降至16%左右。此外,欧元区贸易增速也不断下滑,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的同比增速都在持续波动,并且近期出现大幅下滑。


2、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上图是持续更新的贸易保护数据。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各方面的经济形势不够理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G20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但他们也在非常频繁地使用贸易限制措施。去年第三季度之后,这些国家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数也在不断增长,虽然没有达到2019年的最高水平,但还是在持续增长。


3、疫情对贸易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实施了389条与防控疫情相关的货物贸易措施。这些措施不是临时性的贸易限制,而是长期的。一个条款颁布后只要不取消,这个限制措施就会一直存在。因此,疫情对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服务贸易方面,各国也实施了146条与防疫相关的限制措施,可以认为,疫情的负面影响仍然在持续。


4、中国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1)顶层设计的推进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叠加有利于区域贸易发展。一方面,我国对上合成员国的贸易指数一直在增长,虽然在去年年底有些下滑,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另一方面,我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指数也在波动中不断上升。这些国家很多都参与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也在不断成长。此外,我国和东盟传统贸易伙伴的贸易呈指数形势上升,发展势头非常好。因此,顶层设计将助推区域贸易的发展。


2)中国制造业基础扎实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尽管疫情对制造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但是直到现在,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无论从水平还是占比来说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基础非常扎实。


3)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我们计算了2007-2021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同时将它分解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常规参与度还是前向、后向联系,虽然增长率不太高,但是都在平缓上升。中国深度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世界生产体系离不开中国


4)重点行业的研发投入充足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去年,我国计算机通信行业的研发投入在360亿元左右,相对比较充足;电器机械、汽车制造、通用和专用设备、医药制造等行业的研发投入也相对较高。相信在这样的投入支撑之下,技术进步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技术进步能够助推制造业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出口优势。


三、贸易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1、海外“去库存”进一步抑制需求


美国和欧盟等国去年进口增长,导致库存增加,今年将进入去库存周期。除了经济增长率下降,“去库存”周期还会进一步抑制需求。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上图是美国的PMI指数。无论是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还是新国内订单,都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新国内订单,近期下滑至50以下,说明非常不景气。可以看出,近期美国内需在持续回落。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另一方面,美国去库存压力仍然严峻。2020年以来,库存总额一直在上升,今年开始有所下降,但仍然比较高。此外,库存销售比也在持续上升,说明目前美国正处在去库存的周期。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去库存”导致去年以来,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速逐月回落。去年中国贸易额总体增长7.7%,达到42.1万亿的规模,让人非常有信心,但是如果逐月来看,贸易规模呈现前高后低的状态。整个世界经济的形势都是这样前高后低:去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从第三季度开始,世界都陷入了一个不断衰退的状态。这不光有美国去库存的原因,也和基数有关,但是去库存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增速也在不断走低。从趋势来看,今年美欧国家仍然处于去库存的周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会持续下滑。


2、中国出口增速持续下降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去年全年的贸易看起来不错,但是出口从1月份开始就有下滑,中间有一点上升,10月之后增速就都变为负值了。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基数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出口贸易动力不是非常强劲。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去年的进口也呈现下降趋势。中间一段比较平缓,四季度之后不断下降,增长率甚至变成了负的。总体来说,中国贸易发展的势头受到了一定影响,动力不是非常足。


3、“赶超”和“被赶超”的双重压力


我们不断地实现高新技术的升级,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关系。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上不断赶超我们,导致我们在稍微低端的一些产品上面临着被赶超的压力。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以传统的服装行业为例,上图是我们计算的中国同特定贸易伙伴的贸易竞争指数。在之前的十年中,印尼、印度、墨西哥和越南在服装领域的国际市场上,与中国的竞争日趋激烈。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同时,我们和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比如汽车行业。上图列举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贸易竞争指数,这十年间,我们跟这些经济体在汽车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就是说,中国的厂商在前后都有竞争的情况下不断地突围。


4、大国博弈下的“脱钩”风险


中美间“脱钩”风险非常明显。去年美国政府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并建立“芯片四方联盟”,试图通过提供大量补贴吸引制造业尤其是芯片和汽车产业回迁。这种精准的局部脱钩策略加大了对与美国安全直接相关的核心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的封锁力度,对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十分不利。目前,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正面临着 “芯片荒”的问题。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已经受到了“脱钩”影响。去年整体贸易状况不错,但是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6%,低于总体的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8%,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从细化的产品来看,办公用机械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专业科学仪器等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有的下降幅度甚至达到两位数,说明高技术产品已经受到了“脱钩”的影响。


5、发达国家试图建立封闭的经济循环体系


去年,美国已经超过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特朗普政府时代就开始谋划的,他想建立一个发达国家之间的内部循环体系,将中国排除在外。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无论从贸易角度还是投资角度,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去中国化的进程。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份额占其进口总额的16%,2022年该比重下降至12.9%。其中,从中国进口的高技术产品份额由2016年的34%下降至2022年的23%。虽然总体贸易额还在增长,但美国正在着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由于美国一直对中国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这些年出口没有太明显的增长,甚至略有下滑。高峰时期,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超过了10%,但2022年该比重下降到了9.4%。


四、实现突破的新路径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可能的突破路径和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充分利用RCEP政策红利


去年RCEP的实施效果不错:进出口比重稳步增长,贸易往来活跃,各国中间品生产联系更加紧密,民营企业和RCEP成员间的贸易表现非常亮眼。


未来,我们需要推动RCEP相关措施在全国落地。具体来说,要升级监管作业系统,规范简化手续,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此外,政府要服务企业抢抓RCEP机遇,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完善针对RCEP贸易便利的措施。


2、挖掘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潜力


从数据上来看,新兴产业贸易发展得不错。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具有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场景的优势,未来需要在全球已经具有较高竞争力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这些产业的贸易潜力。


3、重视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作用


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是不错的,还有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保税维修、离岸贸易、海外仓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未来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不断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体来说,要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优秀的海外仓企业。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政策的框架,支持更多市场主体开展外贸,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


4、改善营商环境迎接产业转移


去年以来,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欧洲的部分制造业外迁,这是第五次产业转移的自然过程。但这也给了中国一定的机遇,比如德国的一些化工机械产业,技术水平都比较高,它向外转移到美国或者亚洲国家,有一部分也会转移到中国。从长期来看,产业转移有利于国内中间品需求的释放,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和产能再匹配。我们要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改善营商环境,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


5、不断提升科技实力,稳定价值链、供应链


去年,国内吊销、注销芯片企业数量达到了5746家,2021年只有3420家,五年前只有几百家。那时候是芯片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家都想借这个风口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从去年开始,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了稳定期甚至衰退期,大环境不太好,再加上美国谋求脱钩对我们进行打压封锁,导致注销的企业呈指数增长。


2014-2022年,中国初创芯片企业主要集中在IC设计,包括数字和模拟两个方向,其占比达到了64%左右。从事设计的企业没有工厂,不是真正的芯片制造厂商。我国集IC设计、制造设备、IC芯片制造、封装检测为一体的芯片企业数量占比不超过5%。因此,芯片半导体行业看似比较繁荣,但都是无厂经营,不是真正的制造企业,技术含量高的中间品和零部件仍然需要依赖海外技术产品的供应。未来,各界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庞大市场,以应用带动产品创新,打造中国的产品标准和中国的产品体系。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应该加强基础研发,从应用设计制造多个方面形成独特的产品方案,打造自己的标准和范式,从根本上摆脱技术路径的对外依赖。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2023年的外贸形势、中国促进外贸的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2023年外贸形势持续面临挑战,出口增速大概率是负的,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将会收窄。从全球视野来说,加入RCEP或者推动加入CPTPP,会夯实我们在全球贸易链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脱钩造成的影响。


从区域上来说,尽管欧美市场对中国的进口增量有所下降,但存量依然很高。从中长期来看,传统产业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会使得产业链系统性更加稳定。从产品上来说,疫情放开后,我国在化工和汽车零部件上产业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尤其是新能源产业的出口将维持高增速。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认为,中国今年的外贸状况并不悲观,预计进出口总额将接近50万亿人民币,贸易顺差达到6万亿人民币。外贸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一方面,需求未必是真的疲软,因为美元区的经济已经稳住了,没有预期的那么差;另一方面,在疫情放开后,供给的发动机已经全面启动,将带动中国出口持续增长。


余淼杰建议,1)出口目的地要多元化,不能只瞄准欧美成熟市场,也要积极拓展新兴工业国家市场;2)要坚定地扩大进口,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和高端中间品的进口;3)在服务贸易方面快速发力,通过旅游业拉动出口增长;4)“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应该向东、向北发展;5)除了走出去,中国企业还要走进去、走上去。要主动承担当地的社会责任,并且深耕亚非、布局拉美;6)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2020-2022年中国出口的快速扩张主要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欧美经济从疫情中走出来,供给端需要进行库存回补,二是全球范围内商品对服务的替代。今年欧美国家的经济数据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韧性,这主要是由于低失业率和相对健康的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和历史上的三轮周期不同,本轮稳增长、扩内需本质上对冲的不光是出口,而是出口+地产。长期来看,中国出口依然具备竞争力,人口红利和规模经济,基础设施及供应链的高效率,以及工程师红利将共同支撑中国出口维持中等增速。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指出,2022年是中国外贸的一个非正常年份,疫情放开之后,这些不利因素基本消失,将会支撑今年外贸稳定增长。国际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大幅放缓,外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依然在提升,我国的出口份额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中美脱钩确实正在进行,但我国对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出口弥补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从而实现了总量的稳定。此外,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都在提升,并且对美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也在不断提升,体现出结构性的变化。


国家在供需对接、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金融政策和应对制裁等方面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所以中国外贸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说,如果今年没有较大的黑天鹅事件,中国外贸将会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至少会达到2%,如果形势好,甚至可能达到5%。


聚焦“2023:亟待突围的中国对外贸易”,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从全球角度看中国贸易,挑战和机会并存。挑战在于从全球来看,总需求呈现收缩趋势,这种外需萎缩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机会在于,一方面,全球商品贸易正在从低速的全球化向区域化的方向演进;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机会正在迅速到来。


中国香港作用的发挥对中国稳外贸是非常重要的,从香港的视角看,可以以大湾区为平台向内融合,发挥大湾区产业协同互补、科技创新高地以及数字经济的优势;从内地的视角看,可以以香港为桥梁进一步对外拓展,充分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提升中国贸易体系发展的质量,进一步释放中国对于周边地区的全面影响力。

相关内容

标签: 贸易 中国 出口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文章来源: 小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交行最高端信用卡(交行顶级信用卡) 下一篇: 上海大的期货公司有哪些(上海大的期货公司有哪些名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