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闲钱投资什么好(2016年什么生意好做)

用闲钱投资,赚钱的概率或许更高

随着人们对理财投资和资产配置愈加重视,权益类基金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市。

不少新入市的投资人,由于之前缺乏对股市波动性的切身感知,在近期剧烈的调整中心态有点崩溃。特别是3月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导致了恐慌性杀跌和踩踏性抛售,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见证历史。由此导致的基金净值剧烈波动,给投资者带来了投资焦虑。

权益市场的波动时无法避免的,为了实现长期投资回报,我们在入市之初就要确立一个投资原则:权益市场需要用闲钱来投资,闲钱不怕亏,不怕亏才能赚到钱。


用闲钱投资


什么是闲钱? 简单来说就是 3-5年内用不着的钱。 这些钱不必用来支付孩子的学费,也不用还每个月的车贷房贷,也不是自己的养老钱,即使丢了也不影响现在的生活。

入市之前,我们需要检查自己和家庭的财务状况。 如果这笔钱在两三年之内要拿出来用于购房或者孩子上学,那么就不应该用来投资,不论你判断当下的时点多么适合入市。

权益市场有一个特点,就是长期趋势确定,但短期极不确定。从历史数据回溯来看,美国200年间股票市场的回报在每年8%左右;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相对较短,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自2004年起累计上涨10倍,复合年化回报13.79%。

用闲钱投资,赚钱的概率或许更高

股票市场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回报,长期看是确定的,但是未来一两年市场是涨是跌,没有人能说得准。 A股在短短十几年中,就经历了2 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2 015 年杠杆牛泡沫、2 016 年熔断危机、2 018 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2 020 年新冠疫情……黑天鹅层出不穷,可以说每天都在见证历史。

正是权益市场的这种特性——长期收益确定、短期涨跌极不确定,决定了长期投资才是更优解。 实际投资中,我们总会遇到市场大涨大跌,如果投入短期内需要用的钱,遇到市场波动必然会乱了手脚,可以说与赌博无异,也和长期投资的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在评估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了解了投资标的之后, 用闲钱投资,长期来看的赚钱概率或许更高


长期投资绝非坦途


权益市场投资是一个入门门槛很低,但是成就门槛很高的行业。 投资赚钱的唯一法门,就是人人皆知的低买高卖。

然而,市场先生就像一个情绪化的演员,涨总会涨过头,跌也会跌过头。我们能否在这样一个情绪化的市场中, 扛住外界噪音的干扰,保持投资动作不变形,高位不入场,低位不离场,对长期投资来说至关重要

不论多么优秀的公司,都会在情绪化的市场中出现腰斩、膝斩,甚至脚踝斩。

美股市值最大的几家公司,特斯拉在2020年疫情期间创下历史最大回撤53.5%;谷歌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大回撤达到65.29%;微软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最大回撤69.4%;苹果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差点倒闭,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最大回撤81.8%;亚马逊股价历史上也曾多次腰斩,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最大回撤达到了94.4%。

A股也不例外。作为A股股王的贵州茅台上市以来,涨了有200倍不止,但是在2008年的股灾中最大回撤达到62.5%,在2013年的塑化剂风波后,股价也再次腰斩。

优秀的股票基金,同样难逃腰斩的命运。 即便股神如巴菲特,过去57年里也有过三次50%以上的回撤。 可即使这样,只要有足够耐心长期投资,时间依然会展示复利的神奇——伯克希尔累计为投资者创造了3万6千多倍的回报,堪称奇迹。

图:伯克希尔历史上的五次大回撤

用闲钱投资,赚钱的概率或许更高

长期投资绝非一路平坦。 再优秀的公司,遇到危机的时候,也会被投资者怀疑和抛弃。 而用闲钱投资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平静面对这种波动。

正如查理·芒格所言, 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在投资生涯中经历2-3次50%的跌幅,如果你无法平静面对这种波动,那么你并不适合做一名投资者,你也不适合得到超越平庸的结果。


花时间了解你的基金和基金经理


经济周期会有起伏,股价会有波动,但是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基金经理,总可以穿越周期再次回到巅峰。 对投资者而言,与优秀企业、优秀基金经理同行,才是我们穿越牛熊,收获长期投资回报的核心。

从这一点上讲,闲钱炒股也好、闲钱养基也罢,都要有一个前提,也就是 深入了解你的投资标的 。上市公司是什么行业,竞争格局如何,增长空间多大?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是什么,究竟靠什么赚钱,他的回撤修复能力如何?

只有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有深入的理解,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有高度的信任, 才能在他表现不佳的时候不离不弃,甚至敢于在巨大回撤的时候加仓申购。

优秀的投资者都是熬出来的,闲钱是投资最大的底气。不必因市场涨跌改变自己的初心,保持心态的平静和淡然,对于看好的公司和信任的基金经理能够长期持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赚钱的概率或许更高。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意见仅是在特定市场情况下并/或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状况,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以上仅为作者观点和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具体产品信息以产品合同为准,投资人须仔细阅读产品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关注产品投资风险和亏损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