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最新监管消息漳州

作为一种仓储新业态,电商云仓具有节省仓储、配送、人工成本等优势,但其拥有大量客户信息且存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使其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日前,余姚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涉案犯罪团伙通过潜入电商云仓企业,安装远程控制程序批量盗取快递面单数据,再高价出售给境外诈骗团伙。

  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遇到了难题,于是向全国专业大咖“借智”。

  电信诈骗案件的背后

  “您好,我是某快递公司客服,因您在网站购买的产品快递丢失,我们会对您双倍赔偿……”2022年6月,黄小姐在网上购物的第二天接到了“客服”电话。

  由于对方能够准确说出网购产品及快递单号,黄小姐便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视频软件,一系列操作后,黄小姐非但没有拿到双倍赔偿,反而被骗走了2万余元。

  2022年4月以来,余姚发生多起冒充物流、网购客服退款赔偿类电信诈骗案件,警方顺藤摸瓜,查获了一个专门通过非法窃取云仓快递面单信息提供给电信诈骗团伙的团伙。

  该团伙以鲍某某、高某某、马某某为首,通过指使下线“翻墙”、假借应聘等方式,将远程控制软件秘密安装到浙江义乌、福建漳州等地电商云仓内的电脑里,并将窃取到快递面单信息高价售卖给境外电信诈骗团伙。

  经查,仅2022年4月,该团伙通过上述手段结伙窃取快递面单数据16万余条,多名被害人因快递面单信息泄露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同年9月,案件被移送至余姚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陷入困惑

  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职责中,对于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余姚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认为,鲍某某、高某某、马某某等人将窃取的众多个人信息销售给诈骗团伙用于电信诈骗,致使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2年9月,余姚市检察院就鲍某某、高某某、马某某等人侵犯个人信息行为启动民事公益诉讼调查,追究各当事人民事侵权责任。

  在确定民事责任时,办案检察官遇到了一个难题:所有当事人均通过USDT(泰达币)支付,并且直至案发,部分当事人尚未将获取的USDT(泰达币)提现。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信息侵权者的损害赔偿责任按照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确定;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USDT(泰达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是否受到法律保护,能否认定为当事人获得的利益,损害赔偿责任该如何确定?在不同的司法观点、司法判例面前,办案检察官陷入了困惑。

  向全国专业大咖“借智”

  在寻求价格评估部门对虚拟货币评估、全省范围内寻找相关专业机构开展鉴定等未果后,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

  “是不是可以通过‘益心为公’云平台试着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专家,对涉及虚拟货币案件如何确定赔偿金额的问题答疑解惑……”承办检察官想到了“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部署的志愿者线上平台,吸纳了全国范围内各行业领域的专家。

  今年1月17日,在上级检察院的指导与参与下,余姚市检察院通过平台邀请到了全国范围内对数字货币颇有研究的高校学者、企业高管、法律实务工作者等专家志愿者们共同参与线上咨询会。

  “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按照法定货币约定了支付对价,再以虚拟货币支付,且两者价值相当时,可按约定的法定货币对价来认定虚拟货币的价值,以此认定当事人获得的利益……”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谢澍这样阐述。

  专家志愿者们结合本案案情,围绕USDT(泰达币)是否具有财产属性及如何认定各当事人获利等焦点问题作研讨。他们基本上一致认为USDT(泰达币)虽不属于法定货币,但具有工具属性、交易工具属性和财产属性。当事人获得USDT(泰达币)的事实可以认定为各当事人获得利益,鉴于本案当事人以法定货币约定了个人信息交易价格,并通过USDT(泰达币)支付对价,可根据约定价格认定当事人侵权损害赔偿金额。

  日前,余姚市检察院结合专家志愿者的意见,最终确定鲍某某、高某某等人因侵害个人信息获利60万余元,并向余姚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浙江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