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普尔投资规模(厦门普锐尔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2023年3月17日川发龙蟒(00231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3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施洪斌、深圳前海中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琛、共青城紫欣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华龙、正心谷创新资本有限公司孔德明、东方睿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谢晓芩、弘毅远方基金管理公司赵阳 马佳、福建天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肖志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郑思文、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齐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陈金盛、湖南善泽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胡圳、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明辉 石尊、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强峰 刘天文、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正凤 刘思玢、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书剑、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张伟锋、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刘碧、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朱凯、杭州河清投资有限公司董醒华、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孙博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撒伟旭、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家豪、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军华、深圳市多和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李冉、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翟秀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珊珊、深圳市正德泰投资有限公司钟华、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梁梓颖、上海胤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开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常馨月、中信建投有限责任公司刘岚、达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浩、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黄晓明、亘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袁胜钊、杭州优益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吴青树、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吕一凡、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刘宏、国华兴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刘旭明、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胡晨曦、上海环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杨伟、广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牛璐、杭州乾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少楠 张迪、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付博、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云骢、山东鲁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阚泽昌、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Kelvin Wong、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灏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柯海平、青岛幂加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万亮 胡洋、深圳市泰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韦思发 车克、碧云银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柯伟、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庞宇铭、深圳市金友创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阮泽杰、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龚海刚、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胡双 李欣然 刘天其、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姜盼宇、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胡亚新、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映祯、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凡、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邓永琳、台灣遠雄人壽保險連玲玉、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栾小明、上海弘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曹紫涛、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贺建青、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龙军、北京润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勇、厦门普尔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李荣贵、上海聚劲投资有限公司张超、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智超、三星资产管理公司冯晨、燕园创新资本集团陶庆波、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范飞、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赵洋、北京睿谷投资有限公司刘志国、浙江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梦佳、浙江米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晶鑫、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炳方、新华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姚鑫、深圳市前海禾丰正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汪亚、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王卓夫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贵公司磷化工原材料属于自给自足还是以采购为主?

答:公司累计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 1.3 亿吨,目前磷化工原材料磷矿部分自给,待公司旗下天瑞矿业、白竹磷矿达产,绵竹板棚子磷矿复产并达产后,公司将具备年产410 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磷矿自给能力将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其中,天瑞矿业磷矿储量近 1 亿吨,采矿设计产能为 250 万吨/年,2023 年产能继续爬坡,预计将在 2024 年达产,主要向德阳基地供给磷矿;白竹磷矿年产 100 万吨磷矿石已正常运行,2023 年产能继续爬坡,预计在 2024 年达产,达产后,襄阳基地饲料级磷酸氢钙用矿基本实现自给;公司全资子公司龙蟒磷化工已取得新的《采矿许可证》,龙蟒磷化工磷矿生产规模为 60 万吨/年,主要为德阳绵竹基地配套使用,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工作。

问:大股东有哪些磷矿,未来会注入到公司吗?

答:公司控股股东的母公司四川发展自身拥有丰富的锂矿、磷矿、稀土、铅锌、铁矿等稀缺资源,同时控股雷波县小沟磷矿(磷矿石总资源量约 4 亿吨)、老虎洞磷矿(截止2020 年 12 月末磷矿保有资源储量约 3.7 亿吨),公司作为四川发展在矿业化工领域内唯一的产业及资本运作平台,股东方除了已为公司注入上游磷矿企业天瑞矿业外,未来将积极支持公司进一步获取上游磷矿资源配套,在资源端、资金端上为公司赋能,完善公司产业链。

问:公司 2022 年业绩表现及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公司坚持“稀缺资源+技术创新+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战略,通过深化“矿化一体”优势,升级产品结构、补齐完善产业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公司披露的《2022 年度业绩预告》,公司 2022 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 亿元至12.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89%–5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3 亿元至 11.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3.01%–70.84%。相关财务数据详见公司将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披露的 2022 年年度报告。

公司 2022 年的业绩表现原因如下一是报告期内磷化工行业持续保持景气周期,公司紧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利时机,灵活应对市场,同时充分发挥生产装置配套齐全的优势,合理安排生产,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主要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部分肥料系列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扣非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公司完成上游天瑞矿业 100%股权收购,随着天瑞矿业和白竹磷矿产能爬坡,磷矿自给率有效提升,公司“矿化一体”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问:国资和民营股东对公司有什么帮助?

答:2021 年 4 月,四川发展全资子公司先进材料集团通过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改组董事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变更为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企业,获得国有股东在信用、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奠定了公司发展坚实基础,同时保留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保证公司市场化高效运转。公司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优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天府综改,混合所有制优势更加凸显,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22 年上半年,公司在“天府综改企业”2022 年半年度改革情况成果评估中荣获“ 级”;2023 年 2 月,公司获得四川省人社厅和四川省国资委颁发的“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先进集体”称号,公司将继续争取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饲料级磷酸氢钙产品客户、用途是什么?

答:饲料级磷酸氢钙是我国畜禽养殖领域主要采用的一种“钙+磷”类添加剂,是不可或缺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公司作为饲料级磷酸氢钙行业头部企业,是现行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和磷酸一二钙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蟒”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2022年,饲钙产销两旺,公司继续与牧原股份、正大集团、温氏股份、海大集团、新希望六和等大型饲料企业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问:怎么看待未来磷矿价格?周期性如何?

答:磷矿石作为磷化工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下游产品涵盖磷肥、磷酸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磷矿石价格受上下游供需关系影响。

从供给端看,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被国家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内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小磷矿加速出清;且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国内优质磷矿资源逐渐消耗,磷矿整体品位逐渐下降;同时,磷矿从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一定周期,总体看新增供给有限。从需求端看,由于国际局势紧张以及全球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强化了磷矿石战略资源重要地位,同时结合粮食产量稳中有升,产业链有效传导,磷矿石作为磷肥核心原料,需求亦呈稳增趋势;加之,行业预测,随着近年来建设的磷酸铁或磷酸铁锂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对磷源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根据行业预计,未来国内磷矿石供需整体仍将呈现紧平衡态势,磷肥产业链景气度有望维持。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政策,强化市场研判,有效降低产品、原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问: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出口政策有变化吗?

答:工业级磷酸一铵是一种很好的阻燃、灭火剂,广泛用于木材、纸张、织物的阻燃,防火涂料的配合剂,干粉灭火剂等;也用作高档水溶肥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原料。

公司工业级磷酸一铵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同时公司严格根据国家出口政策,在坚决执行国内化肥保供稳价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工铵出口量延续多年保持国内出口总量 50%左右的水平,公司将密切关注后续行业政策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开拓国内市场。

问:近期新能源材料陆续投产、竞争加剧,公司怎么应对?

答:首先,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因安全性、大容量、放电性、快充性、低成本等特点被市场普遍看好,成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众多企业陆续公告投建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并逐步投产,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其次,随着各企业产能投产后,磷酸铁、磷酸铁锂等大宗商品的竞争将归到产品成本。就公司而言,具备以下优势一是资源配套优势,当前公司拥有上游磷矿资产且控股股东方磷矿、锂矿资源丰富,同时公司项目所在地具有丰富的磷、锂、亚铁资源,可为公司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铁等新能源材料项目提供原料支撑;二是产业基础优势,公司具有三十余年磷化工基础,在精细磷酸盐领域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人才队伍雄厚,具备布局磷酸铁锂、磷酸铁的产业基础;三是能耗优势,公司锂电项目均位于政府规划的产业园中,项目用电部分可享受留存电量或水电消纳优惠政策,降低公司能耗成本。

综上,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是公司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的有效延伸,公司具备上游资源、产业基础及成本控制的优势。同时,公司锂电新能源项目均在积极推进,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情况,积极做好供应链和客户管理工作,为公司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提供原料支撑和储备客户。

问:公司磷酸盐节能环保改造项目中的磷酸能否用到精细磷酸盐产品中?

答:2022 年 7 月,公司子公司龙蟒磷化工以自筹资金建设磷酸盐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建设规模为 12 万吨/年磷酸二氢钾、6 万吨/年磷酸二氢锂、1 万吨/年无水氟化氢、30 万吨/年湿法磷酸改造装置、20 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装置(PP)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装置。公司通过磷酸盐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建设以湿法磷酸为基础原料实现磷资源的梯级利用及各化工单元能源利用深度耦合,生产高端磷酸盐产品,有利于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料支持。

川发龙蟒(002312)主营业务:磷化工。

川发龙蟒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5.72亿元,同比上升59.47%;归母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上升63.84%;扣非净利润9.76亿元,同比上升276.3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09亿元,同比上升31.0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上升55.9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上升731.05%;负债率42.26%,投资收益106.66万元,财务费用276.52万元,毛利率24.1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川发龙蟒:3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中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1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684.52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川发龙蟒(002312)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优秀。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存货/营收率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