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真实故事)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今天吃了一个新鲜滚热辣的瓜:

近日沈阳一对夫妻花7万租店装修,尚未开业就被拆除,据视频对话显示,打了2遍110没出警,也没有人管这个事;

4月3日,铁西区人民政府回应“万达汽车小镇被拆”:经营到期万达违规对外招租。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xss_clean]

这个事件且不说是谁的原因或政府监管问题,最终受伤的还是老百姓。让我想起了一句在投资界广为流传的话,“投资不过山海关”(小编没有地域黑的意思)

疫情后夫妻花光积蓄租店尚未开业就被拆,现在的东北发展怎么了?

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意思是在中国做投资不要超过山海关,也就是说不要到东北三省去做投资。因为过了山海关就到了东北三省,山海关是河北与辽宁交界的地方。就连全国人大代表、辽大校长余淼杰也表示:“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对整个东北经济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可见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疫情后夫妻花光积蓄租店尚未开业就被拆,现在的东北发展怎么了?

余淼杰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的确是原来有一些地方,办事不讲诚信,然后又形成了一个过高的交易成本,对地方的经济冲击很大。特别是这里老百姓逐步也失去信心,这就更糟糕了,信心比金子还重要。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离原材料又近,为什么反而成本高?因为这里面存在着过高的交易市场成本,这句话耐人寻味!

后来小编又去网络搜索了,看到这么一条回答

疫情后夫妻花光积蓄租店尚未开业就被拆,现在的东北发展怎么了?

确实有些事情,在现实中让人恨的牙痒痒。

为什么一句话能干翻东北经济?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换个角度说,为什么会流传这样一句话?我想余淼杰校长的回答就说到了点子上:办事效率太低,交易成本太高,企业反而不敢来投资。总之,近20年来东北确实走了下坡路,20年前北方前五大经济省份分别是山东、河南、河北、辽宁、黑龙江,东北占了两个;如今辽宁已经成为了前五的垫底,黑龙江已经跌落前五了。20年来GDP的增速也是辽宁和黑龙江最低,经济发展慢,最终导致人口外流,这也崩了东北的房价,前有“3万一套房”的鹤岗,后有白菜价买房的阜新,2022年全国房价跌幅前十的城市里就有哈尔滨和沈阳。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小编觉得大概有以下几点:

总体经济落后

随着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热点从军转民,从重工业向轻工业转移,使东北进一步边缘化,进而引发东北经济衰退。

地理位置限制

山海关外的地区一般都是冬季酷寒,并且持续时间久,对于一般项目用于保暖和保暖的费用很高,而道路被冰雪覆盖也会长达半年之久,对于高度依赖物流支持的行业来说,成本高,效率低。

经营环境不理想

行政审批多而复杂,服务意识不强,原则不强,效率低下。这导致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且在投资者看来,太多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很大的风险。

什么时候“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才会成为过去式呀,小编希望是:越快越好!也希望文中提到的这对夫妻,对这个事有一个好的处理结果。